PCB抄板會接觸到單面板、雙面板、四層板、六層板甚至更高層數的線路板,不同層級數量的電路板在結構上會有一些差異,熟悉不同層級線路板的結構特點對PCB抄板的效率提升有很大幫助。
板層數是根據導電層數的不同而區分的,單面板所用的覆銅板只有一面敷銅箔,另一面空白,因而也只能在敷銅箔面上制作導電圖形。單面板上的導電圖形主要包括固定、連接元件引腳的焊盤和實現元件引腳互連的印制導線,該面稱為“焊錫面”(抄板時常命名為bottom層,也就是底層)。沒有銅膜的一面用于安放元件,因此該面稱為“元件面”(抄板時常命名為top層,也就是頂層)。
單面板具備結構、線路簡單,沒有過孔,生產成本低的有點,通常用于工作頻率較低的電子產品,如收音機、液晶電視控制板、顯示器、LED燈具等電路板一般采用單面板。盡管單面板生產成本低,但單面板布線設計難度最大,原因是只能在一個面上布線,布通率比雙面板、多層板低;可利用的電磁屏蔽手段也有限,電磁兼容性指標不易達到要求。理論上,對于平面網孔電路,在單面板上布線時,布通率為100%;對于非平面網孔電路,在單面板上,無法通過印制導線連接的少量導電圖形(如引腳焊盤),可使用“跨接線”連接,但跨接線數目必須嚴格限制在一定的范圍內,否則電路性能指標會下降。
雙面板結構采用基板的上、下兩面均覆蓋銅箔,上、下兩面都可以印制導線。除了焊盤、印制導線外,還有用于使上、下兩面導電圖形互連的“金屬化過孔”。在雙面板中,元件一般也只安裝在其中的一個面上,該面也稱為“元件面”(抄板時常命名為top層,也就是頂層),另一面稱為“焊錫面”(抄板時常命名為bottom層,也就是底層)。在雙面板中,需要制作連接上、下面印制導電圖形,如導線、元件焊盤等的金屬化過孔,生產工藝流程比單面板多,成本略高,但由于能兩面走線,布線相對容易,布通率高,借助與地線相連的敷銅區即可較好地解決電磁干擾問題,因此應用范圍很廣,多數電子產品,如多數單片機控制板等均采用雙面板結構。
常見抄板中,多層板導電層的數目一般為4、6、8、10等,例如在四層板中,上、下面(層)是信號層(信號線的布線層),在上、下兩層之間還有內電源層、內地線層。
在六層板中,有4個信號層及2個內電源/地線層或3個信號層及3個內電源/地線層。
在多層印制板中,可充分利用電路板的多層結構解決電磁干擾問題,提高了電路系統的可靠性;可布線層數多,走線方便,布通率高,連線短,寄生參數小,工作頻率高,印制板面積也較小(印制導線占用面積小)。目前計算機設備,如主機板、內存條、顯示卡、高速網卡等均采用4層或6層印制電路板。
在多層板中,層與層之間的電氣連接通過元件引腳焊盤和金屬化過孔實現,除了元件引腳焊盤孔外,用于實現不同層電氣互連的金屬化過孔最好貫穿整個電路板(經特定工藝處理后,不會造成短路),以方便鉆孔加工。用于元件面上印制導線與電源層相連的金屬化過孔中,為避免與地線層相連,在該過孔經過的地線層上少了一個比過孔大的銅環(很容易通過刻蝕工藝實現),這樣該金屬化過孔就不會與地線層相連。
不同板層數的PCB抄板方法有所區別,主要原因是結構上的差異導致線路調合上有所不同,關于不同板層數的PCB抄板方法可訪問:多層板抄板方法